7月11日9时许,湘阴县新泉寺闸(外)湘江水位达35.43米,距保证水位仅0.57米。洪流滚滚,惊涛拍岸。新泉镇镜明河村防汛巡查点,红旗飘飘,由脱贫户自发组成的“红袖章感恩服务队”依然挺在“前线”。
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1530米河堤,24小时值守,9个人,3班倒。村总支书记胡光荣说:“大家都想为防汛出一份力。”
远处,李正坤拿着竹竿,仔细探查草丛深处,巡堤,清障,查险。54岁的李正坤,其实身体并不好。2012年遭遇车祸,在医院躺了9个月,才捡回一条命。医疗费压垮了这个本不殷实的家庭。
“党和政府帮忙建房子,给我孙子减免学费,我一直很感恩。”近年来,李正坤身体日渐好转。2018年,他成功脱贫摘帽。
带班的镜明河村妇联主席陈艳告诉记者:“这次防汛他主动报名,几乎承包了所有晚班和难点险点。”
每晚防汛,家里人支持吗?“连80多岁的老娘都很支持。”李正坤笑着说。河堤蚊虫多,家人帮忙准备了花露水;巡河晴天一身汗、雨天一身湿,老婆总是帮忙洗衣,从未有过怨言。
巡堤一个来回,队员在巡查点上集中,记者央求他们讲讲彼此之间的故事。“没什么故事。”队员刘建光摆摆手,“防汛没什么巧,就是要认真,要仔细,要耐烦。”
“这么热,可以偷一下懒,多歇一会?”记者玩笑道。刘建光却严肃起来:“那怎么行?一班8小时,要巡查四五次。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隐患,会给乡亲们带来灭顶之灾。”
最吃得苦、耐得烦的队友是谁?刘建光指了指张铁球说:“我最佩服他。”
67岁的张铁球患有红斑狼疮,每年的药费是一笔大开支。“我们都搭帮共产党!医保费用减半,报销比例有将近90%。”张铁球说,“还有产业扶贫、低保,今年肯定能脱贫。”2019年,通过危房改造,张铁球和老伴仅花了约5000元,就住进了崭新的房子。
红斑狼疮不能晒太阳,为何还来守堤?“政府帮了我这么多,更何况保的是自己的田地,护的是自己的家园!”他说,眼见水位上涨,他在家里也坐不住。得知防汛需要人手,他立马找到村支书,要求上堤。
休息间隙,见阳光正好,张铁球“溜”到巡查点附近的李方兵家,帮他揭开防雨布,翻晒稻谷。“举手之劳,也算感谢他为我们队员提供食宿。”张铁球憨笑道。
10余分钟后,“战士”们脱下军鞋,换上雨靴,又开始下堤巡查。已脱贫户张友正解释道:“堤下路况不明,草丛里还有蛇。穿雨靴安全。堤上巡查时,我们又换成军鞋,气温高,雨靴太闷热。”
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。“报名组队时,老李、老刘一直跟我磨,一定要让他们第一批上。”村主任汤明军介绍,共有10余名脱贫户报名,要求义务参战。现在6名脱贫户在岗巡堤,剩下的在家“待命”。
“众志成城迎战洪峰,就是需要这样的蓬勃力量!”新泉镇党委书记曾维光告诉记者,“全镇现在有3支感恩服务队,是防汛队伍中的生力军。”
当日12时,湘阴湖区堤垸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升至Ⅱ级应急响应,各堤段需增派人手。汤明军想起7月9日就已报名、“闹”了几天要上堤的脱贫户胡迎春。
“老胡,现在要增派人手,你有时间吗?”“有!有!我时刻准备着,下午就可以上!”电话那头,传来胡迎春坚定的声音……
|